夏日晴好,兴庆区塞上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园通贵乡基地的水面泛着粼光,1314亩改造一新的蟹塘边,一场特殊的技术培训正在进行。宁夏鑫泽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婷,正在详细讲解着高标准大闸蟹池塘改造及河蟹养殖技术。
“通过规范水草种植、纳米增氧、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技术,今年的大闸蟹能比去年大一圈。”阳光下,这场聚焦“塞上黄河大闸蟹”的养殖课堂,勾勒出现代农业的轮廓,正悄然讲述着兴庆区上半年经济稳进提质的生动故事。
今年以来,兴庆区积极落实各项举措,推动畜牧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创新引导、实施项目驱动、开展招商引资以及强化技术培训等多维度发力,上半年畜牧业和渔业重点任务顺利推进。”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红玲介绍。
“从300亩老鱼塘,到现在的千亩生态养殖园。”张婷指着远处忙碌的清淤机械介绍,兴庆区不仅协调鱼池收回、牵线专家团队驻场指导,更在基础设施上“雪中送炭”——新架的电路让增氧设备24小时运转,硬化道路直通分拣车间选址地。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曾经零散的鱼塘摇身变为标准化养殖基地,无人机巡塘投喂替代传统人工,预计年产优质河蟹的目标值,正随着蟹苗生长日渐清晰。
据了解,通贵乡高标准河蟹养殖产业园项目依托黄河水域资源和宁夏地理优势,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资源型、生态型领袖品牌。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指导农户集中发展养殖产业,统一组织技术、资金和销售,推动河蟹养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该项目建设规模宏大,包括建设35个高标准养殖池塘、1000平米现代化分拣车间、5个6000平米冬储大棚,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农户养殖河蟹10000多亩,预计年产大规格优质河蟹32万斤。项目总投资约5228万元,2025年一期池塘改造提升投资2113万元,目前已顺利完成王家洼子鱼池收回、合作协议签订及前期规划设计工作,施工队伍已进场对约200亩坑塘水域进行清塘和清淤。
从3月份投苗到现在,养殖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张婷对今年的河蟹产量充满信心,预计将迎来丰收年。这不仅是企业的丰收,更是兴庆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丰收。
上半年,兴庆区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激活发展动能,政企协同发力,实现了经济“双过半”目标。下半年,兴庆区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建立专班机制,在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确权贷款、品牌建设、乳制品加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畜牧业和水产业进一步发展,确保年底任务顺利完成,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乔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