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7月20日电(记者任玮)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获悉,在近期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中,宁夏获评优秀等次。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西部、北部、东部三面分别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包围,四分之三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水资源量11.63亿立方米,人均仅为159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十二分之一、黄河流域的三分之一。干旱少雨、生态脆弱、严重缺水是宁夏的基本区情。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国家限量分配的过境黄河水。
宁夏坚持把水资源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要素、战略资源,持续完善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24年,宁夏高规格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主任”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落实、各尽其责的水资源“一管到底”机制。自治区人民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区“四水四定”工作专题推进会,着力协调解决涉水领域重大问题、推进重大事项,高位推动水安全、水发展。
自治区水利厅会同发改、工信、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对照国家考核方案目标完成情况、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管理、河湖长制落实等4类共49项考核内容,全力补齐短板弱项、超额完成任务,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争取最大支持,形成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工作合力,确保考核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宁夏统筹节水、管水、治水、兴水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四水四定”示范区,取得突破性成效。宁夏以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入选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黄河保护法实施成效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宁夏“四水四定”作为唯一省区典型案例,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获得推广,七个方面的细化措施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先行区建设典型案例在黄河流域推广。吴忠市利通区创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机制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入选全国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2024年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宁夏创新“金融+水资源”融合,全区累计35家金融机构开展用水权质押、授信、贷款60笔,共发放贷款7.54亿元,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换。自治区水利厅与农发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政银合作新模式,围绕构建完善现代水网体系、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用水权改革、加强水生态保护治理、支持数字水利建设五个领域开展合作,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