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湖韵社区网格员王佳丽的挎包里,总揣着几份字迹放大的养老认证操作指南。当她第七次敲开孔雀湖花园刘大爷家门时,老人颤巍巍递来的不是证件,而是一杯温水:“闺女,以前觉得‘八项规定’是电视里的事,现在你们踏破门槛帮我弄体检报告,好作风就是实打实的方便啊!”
在这片西北热土上,一场始于作风转变的治理变革,正悄然重塑着干群关系的肌理。
大新镇湖韵社区工作人员在璞悦湾小区为流动党员进行养老认证。
湖韵社区的转变始于一张重点服务清单。当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辖区百余名独居老人普遍困于智能设备操作、养老认证等“数字鸿沟”时,社区党委当即拍板:变“坐班服务”为“上门代办”。网格员化身“流动服务站”,累计破解老人生活难题百余件。更深远的变化在于矛盾化解——运用“情理法”融合调解法,今年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提高了35%。“干部多跑腿,群众少揪心。”社区书记牛婷的总结平实有力,“作风实不实,就看脚步沉不沉。”
针对南富康小区居民“办证难”的积弊,富宁街街道党员干部直扑矛盾旋涡,包委领导带队辗转于区市国资委、工信厅以及石化公司之间,展开“地毯式”政策核查;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多次召集住建、税务、司法等部门联席攻坚,在政策边界中蹚出“容缺办理”新路。
富宁街为南富康小区居民成功办理首本房产证。
“本以为这房本永远办不下来了,没想到有一天真能踏踏实实拿在自己手里!”今年五月居民拿着首本鲜红的不动产证时感慨道。集中整治以来,街道干部一线走访量提升150%,群众跨部门办事跑动次数压减超六成。
“以前酒吧音响震得窗户响,现在孩子能安心写作业了!”文化街银基花园居民李大姐的感慨,源自山河湾社区网格员一次寻常走访中的“不寻常发现”。未等投诉电话响起,社区已向执法中队、生态环境局吹响“联合处置哨”:专业设备现场检测、商户经营时间规范、警力巡逻频次加密、居民商户协调会同步跟进。这场“未诉先行”的多部门联动作战,催生出“发现即响应、联动即解决”的快速处置机制。
丰收社区利用“周三恳谈日”活动征求居民意见建议。
“问题解决在投诉前,才是真本事。”主动治理的触角持续延伸。在文化街,“周三恳谈日”的板凳围坐出民生需求清单;“院落板凳会”收集的16条诉求已转化为4个惠民项目,解决民生难题69件。
“四下基层”机制让干部扎根矛盾现场;“吹哨报到+象限评价”赋予街道统筹部门的指挥棒;部门联席会议则打破行政壁垒,兴庆区的实践揭示着作风转变需要制度护航,制度之力,必会转化为民生难题破解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