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鼓励各镇(街)盘活辖区内闲置阵地资源,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置,打造集学习交流、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党群活动阵地,近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在锦林街道安康社区试点建设社区共享农场党建创新实践项目,探索构架起“党员带头、居民参与、成果共享”模式,让社区治理持续生长出邻里温情与治理活力。
多方全力共耕新田
“书记,我是党员我愿意无偿帮社区开荒。”在安康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16名党员积极响应,经3个月筹建,“安康社区共享农场”这个党建创新实践项目顺利落地。
开垦出来的农场被精心划分为65块,每块50平方米。如何认领这些“责任田”呢?通过民情恳谈会征求意见,社区出台了农场耕种准入退出机制,采取“线上报名+线下认领”方式开展认领工作,形成了党支部牵头、16名党员带头、60余户居民参与共耕新田的生动局面。
与此同时,社区创新“一对五”帮扶机制——每位认领者需定期将丰收的蔬菜分拣装篮,定向配送给5户困难家庭,从而使新鲜蔬果成为了邻里温情的有机载体,“农耕+公益”双重实践悄然耕织出社区治理新图景。
田间议出治理“新”经
在安康社区共享农场的中心,一座“思源议事亭”格外引人注目。这原本是给居民提供休憩的场所,随着工作推进,逐渐成为社区居民议事的新阵地。
社区党支部根据大家的耕种规律,定期在此组织“田间议事会”,党员、居民代表们一边打理菜地,一边共商社区发展大事;从农场日常管理规范的制定,到小区绿化提升方案的讨论;从垃圾分类宣传,到邻里矛盾调解……“沾着泥土味”的议事方式让大家收起拘束,畅所欲言。
“在这儿议事特别轻松,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居民王大爷对这种议事形式赞不绝口。自共享农场建成以来,“田间议事会”已累计开展8场,收集并解决居民诉求10余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农场,大事不出社区”。
生动研学绘“幸福画卷”
共享农场不仅是劳动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交流的平台,而且正逐步成为经验分享、党员参学、学生体验的“农耕文化”教育研学基地。
社区以农场为载体,精心策划“四季农耕文化节”系列活动;春日举办“播种希望”亲子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播撒种子、绘制田园手抄报;盛夏开展“田园诗会”,居民们在绿荫下朗诵诗歌、分享感悟;金秋时节举办“丰收嘉年华”,大家带着自己种植的蔬菜参加厨艺比拼、创意市集;寒冬腊月则开展“年味农耕展”,展示传统农具,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糖画、剪纸。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充实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郭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