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联合清华大学等十家单位攻坚盐碱地治理难题-新华网

宁夏大学联合清华大学等十家单位攻坚盐碱地治理难题

2025-08-19 14:32: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8月19日电(记者艾福梅)“从原来白茫茫的盐碱地,变成了金灿灿的希望田,农田盐碱下去了,粮食产量上来了,我们的钱包也鼓起来了。”宁夏农垦集团前进农场农业产业公司副经理马占军向记者介绍盐碱地如何在项目专题组的帮助下变良田。

  据了解,宁夏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十家单位承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上游河套平原节水控盐产能提升技术模式与应用”项目。作为“北方干旱半干旱与南方红黄壤等中低产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的部省联动项目,该项目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已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优质农产品基地,但作为我国五大盐碱地分布区之一,长期以来因灌溉水利用率偏低、次生盐渍化严重等问题,这里耕地质量下降,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了直接威胁。

  项目团队针对上述问题,聚焦“节水控盐、产能提升”这一核心目标,协同攻关灌排协同节水控盐、高盐尾水淡化回用节水洗盐、土壤盐碱障碍靶向消减沃土培肥、耐盐高产作物品种快速筛选与评价等关键技术,筛选出一批耐盐作物新品种,研发了水肥盐诊断、水盐周年调控、精量节灌抑盐、高效排水抑盐、盐障土壤生境调节等技术、产品和装备,构建了河套平原灌排协同节水控盐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在河套平原宁蒙两省区建立了9个示范区,验证了技术模式的普适性和可靠性。日前,这一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据了解,“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上游河套平原节水控盐产能提升技术模式与应用”项目,是清华大学王忠静教授受组织委派来宁夏大学担任副校长期间,协助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相关科学研究所负责的项目之一。他说,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在灌排协同调控、土壤障碍消减、耕地质量保育等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成功构建了盐碱地分区分类治理模式。下一步,项目组全体科研人员将继续通力合作、凝心聚力,高质量按时完成项目设定的全部任务,为国家粮食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科技贡献。(完)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