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5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研究成果发布,灵武市以耀眼表现连续13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成为宁夏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在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等维度全面进位,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十四五”时期以来,灵武市以丰富壮大“1535”生态经济体系为支撑,实现综合实力跨越式发展。2021-2024年GDP年均增长9.2%,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30.68亿元,同比增长10.4%,绝对值和增速领跑全区。
经济质效持续领跑,夯实百强发展根基。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新能源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灵武市加速构建“风光火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产业体系,中环绿电园区、宝丰2GW等11个能源项目齐头并进,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13GW,成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送端。依托“中国精品羊绒产业名城”品牌优势,涵盖羊绒、亚麻、针织等板块的多元化多链条现代纺织产业格局逐步构建,集聚30余家现代纺织企业,亚麻制品产能和羊绒纱线产量稳居全国第二。立足“黄金奶源带核心区”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149平方公里的现代养殖基地,在全国首次实现奶牛体外生产胚胎批量繁育,建成运行蒙牛乳业全球首座全数智化智能工厂,打造了集种植、养殖、加工、研发于一体的高端奶全产业链,千亿产业集群的“骨架”愈发坚实。
有效投资提速增效,厚积百强进阶动能。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投资潜力不断释放。全市聚焦“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全速推进119个年度计划项目建设,开复工率93.3%,“一个项目、一位市级领导、一套专班、一张流程图”的全周期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跑出“灵武速度”,构建起“实施一批、前期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度推进机制,为发展储备充足后劲。2025年1-8月,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7%。招商引资成果同样亮眼,全年签约深圳前海数字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飞鹤乳业等产业项目31个,总金额达261亿元,到位资金79.43亿元。
科创服务持续升级,激发百强发展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让灵武市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涌流。2025年先后引进专家教授20人、高层次紧缺人才150余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7家企业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蒙牛乳业与宁夏大学共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多项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精准服务打破企业发展瓶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开办3个小时急速办结,网办率达到97.8%,营商环境综合便利度连续五年位列全区第一方阵。
城乡蝶变双向赋能,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将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将城市发展的速度转化为群众感受的温度。7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千余家庭,怀远街供热管网、民族街排水防涝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完工,城市宜居度显著提升。2025年发放农业经营主体贷款4960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512万元,移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3%,20个和美乡村样板村建设让农村人居环境换新颜。
文旅产业异军突起,生态发展协同共进。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的双向发力,让灵武市焕发出新的发展魅力。文旅产业实现破圈发展,成功跻身“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的100个县”第10位,“村舞”“村跑”全国性赛事、水洞沟音乐节等30余项活动引爆消费。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湿地保护修复6628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平方公里,市属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8%,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1.89%,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在守牢绿水青山的同时,为经济发展筑牢生态底色。
从能源基地到文旅新地,从工业强市到生态绿城,灵武市以连续13年的百强荣耀书写着县域发展的精彩答卷。未来,灵武市将继续以产业升级为引擎、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生态优先为底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再创佳绩,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贡献更多灵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