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风景好,最美是丰收。9月22日,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高庄乡高庄村老巷子里人头攒动,处处欢声笑语。当日,平罗县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高庄乡“高粱红”迎国庆中秋乡村文旅大集系列活动在此热闹开启。
此次活动紧扣“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核心主题,从歌舞展演到红色故事分享,从田园风光到农特产品展销,呈现出一场兼具观赏性、体验感与文化味的沉浸式丰收盛宴,让现场群众与游客在互动参与中,既能真切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又能身临其境体验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
演“丰”采
活动现场,文艺演出成为点燃丰收喜悦的“第一把火”。独唱、舞蹈、快板、杂技等节目轮番登场,每一个节目都紧扣“丰收”主题,充满对美好生活的赞颂。
“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当情景歌伴舞《高粱熟了红满天》的旋律响起,展现是丰收时节的欢欣,唱出新时代粮丰民富、国强民安的美好图景。
丰收节,农民自然唱主角。《丰收节农民走秀》演出主角是土生土长的高庄乡农民,道具是刚从田间摘下的农作物,金黄的玉米棒、火红的高粱穗等,被村民巧妙地装饰在身上,朴素的衣着与鲜活的“农产道具”相映成趣。他们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舞台,一颦一笑无不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保云磨坊磨的面,又白又劲吃不厌”“老丁的油多放点,哧溜一下满锅转”“马氏的油,酸菜辣子就是‘牛’”。在快板《大美高庄》中,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唱词,将高庄乡的特色农产品巧妙嵌入,既展示了本土好物,又传递了乡村发展的活力。
活动中还特别融入了思政元素,让群众在共享丰收喜悦的同时感悟精神力量。活动现场播放的短视频中,老兵王占奎深情讲述抗美援朝时期的烽火岁月,头闸镇村民石俊兵以无私无悔诠释“手足情深”,让现场观众从身边一个个有血有肉、可触可感的人物故事中感悟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听了老兵和石大哥的故事,心里特别暖。现在日子好了,但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更要守住这份互帮互助的情分。”高庄乡幸福村村民王丽芳说。
品“丰”味
农特产品是乡村发展的金名片。活动当日,高庄村老巷子化身“美食与农产品一条街”,600米的农特产品展示区,平罗“十三香”悉数亮相,各乡镇带来的丰收果、丰收粮、丰收菜等,汇聚成一场“丰收宴”。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口超级大火锅。火锅里装满了羊肉、青菜、豆腐等食材,汤汁翻滚、香气四溢,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当地村民有序排队,共赴一场“团结火锅宴”。
“第一次在丰收节上吃这么丰盛的火锅,热闹又暖心,感觉特别有意义!”来自银川的游客王倩茹说,她特意带着家人来参加丰收节,既体验了乡村风情,又品尝了特色美食,收获满满。
“我们今天为村民和游客送出了六百多碗特色干捞面,借丰收节让大家尝尝咱们本地的味道,丰收的喜悦更实在。”美食街一处面食摊主人罗铁军说。
在农产品展示区,宁夏红高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高粱醋、高粱酒、高粱蜂蜜、高粱面等高粱深加工产品,不仅包装精美,还提供免费品尝,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我们今年种植了3000亩高粱,还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了2000多亩,现在高粱丰收了,深加工产品也很受欢迎。”公司负责人安长惠介绍,目前,公司已与贵州等省份签订了5万吨高粱订单,销路不愁,接下来还计划开发更多高粱系列产品,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赏“丰”景
丰收之美,不仅表现在村民的笑脸上,还美在沃野田园。穿行于高庄村的老巷子,巷道敞亮美丽,路面干净整洁,门前悬挂的红辣椒和玉米棒更是让家家户户都透着“丰收味”。“以前村里可不是这样,破损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房子也普遍年久失修,严重影响村容村貌。”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学礼说。
近年来,平罗县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升级,高庄村也跟着变了样——修了新路、盖了新房、改造了供销文化展示馆和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同时,在群众中开展家风家训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让文明乡风持续传承。
“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文化活动也多了,我们住得舒心、过得幸福!”村民马成林说,每到傍晚,他都会和邻居们去文化广场散步聊天,日子过得和城里一样滋润。
从丰收节主会场高庄村向四周望去,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标准农田,是成片的高粱红似火随风摇曳,是金黄的玉米挂满枝头,是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处处呈现着蓬勃生机。
高庄乡的变化只是平罗县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平罗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县呈现农业基础更牢、农村面貌更新、农民生活更美的繁荣景象。2025年上半年,全县一产增加值达6.38亿元,同比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1元,同比增长5.2%;粮食播种总面积达85.46万亩,粮食安全底线更加牢固,乡村振兴动能持续增强,宜居宜业的乡村和富裕富足的农民,成为平罗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最亮丽的底色和最深厚的底气。
五谷丰,笑声扬;粮满仓,国兴旺。放眼秋日的平罗,处处看得见“丰”光、品得出“丰”味,从目之所及到心之所感,丰收的热情扑面而来,丰收的喜悦溢满心间。(周丽华 桑娜 刘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