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七大工程力促全社会文明素养提升-新华网

大武口区:七大工程力促全社会文明素养提升

2025-10-29 17:04:07
来源:大武口区委宣传部

  2025年以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以《大武口区文明素养提升行动重点任务清单》为纲领,统筹推进七大文明素养提升工程17项具体任务,通过“理论铸魂、实践赋能、文化浸润、服务惠民”四维发力,推动公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法治观念、科学素质、文化涵养全面提升,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理论武装铸魂工程:让党的声音直达民心

  充分发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风向标”和“排头兵”作用,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等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政治性、理论性、实效性。至今共计开展专题学习10次,其中专家辅导6次,交流研讨5次。

  “线上+线下”双向宣讲,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线上依托“幸福大武口”微信公众号,开设“政策公开讲”专栏,推送理论文章、政策解读等内容100余篇,总阅读量达3万人次,实现政策宣传“零距离”;线下构建“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基层骨干讲实践”的宣讲矩阵,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

  创新打造“融立方·理想青山”、工人街社区“微品社”“周五影院+政策微宣讲”等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反诈防骗、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活动430余场,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让理论宣讲“冒热气、聚人气、暖人心”。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家,打造自治区党的创新理论“七进”示范点2家。

 公民道德培育工程: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深实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报送“身边好人”线索20条,慰问道德模范30人,评选“文明家庭”“移风易俗模范户”11户,形成“选树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

  以“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为主题,开展特色活动200余场,推动优良家风融入社会治理。创新“文明积分制”,将志愿服务、遵守村规民约等行为纳入积分管理,通过“爱心超市”兑换激励,引导群众主动践行文明规范。

  2025年获评全国文明村2家,全国文明单位9家,全国文明校园1家,全国文明家庭3家,“中国好人榜”上榜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新时代好少年”各1人。

  文明行为养成工程:细节之处见文明

  深化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养犬等“七大行动”。

  大武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政策宣贯培训会2场次,开展世界粮食日暨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6场次,参与群众近万人,大力提倡“光盘行动”和“反对浪费崇尚节约”行动,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共同推动文明餐桌工作。

  大武口交警大队聚焦“源头企业”“一老一小”“一盔一带”“农村普法”等重点,开展“开学第一课”“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活动70余次,张贴海报200余张,发放资料7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3万余人。通过案例讲解、知识讲座等形式,警示无证驾驶、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危害,筑牢安全防线。

  大武口区综合执法局从宣传、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推送文明养犬法规及科学知识50余条,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700余份,牵引绳500余条,组织开展“文明养犬进社区”主题宣教活动37场次,覆盖居民500余人次;组建“城管+社区+物业+志愿者”巡查队伍,开展文明养犬巡查120余次,重点整治遛犬不拴绳、粪便不清理等行为,累计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170余起,抓捕流浪狗7只,制止其他不文明养宠行为69次,劝导办理犬证21人,让文明养犬成为共识。

  移风易俗深化工程:破陈规树新风

  构建“制度约束+文化浸润+典型引领”三维治理体系,大武口区在12个村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办事标准。

  在此基础上,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组织巡讲120余场、文艺巡演30余场,编排文艺作品20余个,发放倡议书5万余份。挖掘宣传“零彩礼”新人、简办丧事典型25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常态化推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为5对“零彩礼”“低彩礼”家庭颁发婚俗改革光荣证书,为8对新人及双方父母落实本市域内5年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礼遇。

  联合多部门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文艺演出、宣传活动10余场次,录制主题小视频3个,推介先进典型7人,发放家庭礼遇明白卡200余份;联动40余家商超饭店和景点落实新婚家庭礼遇政策。在隆惠村成功打造“家风家训示范巷道”,通过“户户亮家训、村村演家风让优良家风可观可感、代代相传。

 文化惠民浸润工程:厚植文明土壤

  聚焦思政课改革创新,大武口区探索完善学生研学互动实践课程,如怀旧工业研学游、“徒步祭英烈”国防教育、寻访课本中的明长城遗迹、非遗葫芦烙画等,为大中小学生的思政、研学及劳动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吸引区内外7000余名师生在大武口开展研学参观、实践教学活动。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赶小集”项目,举办“金蛇献瑞迎新春”秧歌社火拜年、“赏花灯猜灯谜闹元宵”国风游园会、“情暖七夕节传承好家风”集体婚礼、“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等特色活动100余场,吸引群众15万人次参与。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覆盖所有村社,让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打造“周末大讲堂”“红色剧本杀”等特色项目,开展未成年人文明实践活动50余次,助力未成年人提升文明素养、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服务提质工程:精准服务暖民心

  聚焦新就业群体、乡村振兴等领域,今年以来,大武口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统筹慈善资源,今年大武口区筹措45万元专项资金,精心策划实施“志愿+慈善”公益创投项目,涵盖新就业群体关爱、为老服务等六大领域11个公益项目,让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志愿者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可感可及。

  积极推进工人街社区、东胜社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组织58支志愿服务组织参加石嘴山市第五届志愿服务大赛,30个项目进入决赛,获奖项目占全市50%,7个志愿服务项目代表参加区赛。胜利社区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假期志愿服务等两个项目分别荣获石嘴山市“兰花芬芳巾帼红”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彰显志愿服务“大武口力量”。

  未成年人护航工程:培育时代新人

  今年以来,大武口区多部门联合,定期对校园周边进行排查整治,不断巩固和提升校园安全工作水平。

  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活动100余场。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校园心理辅导室25个,高标准推进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区域联合体)建设,辐射带动全区多个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建设。

  据介绍,今年至今共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互动、亲子研学等系列活动300余场,受益家长与儿童超1万人次,打造300人的专业师资团队,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张文博)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