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党员技术队的指导,今年枸杞亩产提高了两成,收入比去年多了三万多元!”在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千亩枸杞基地,种植户张大叔捧着颗粒饱满的枸杞笑得合不拢嘴。
这丰收场景的背后,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直机关工委创新实施的政治机关建设提升、凝心铸魂、先锋示范、强基固本、清风筑廉、担当尽责“六项行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石嘴山市直机关工委持续深化“五型”模范机关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稳增长促发展“六个攻坚战”等重大任务中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除了常规专题培训、中心组学习研讨会,更创新推出政治强、业务强“双强”大讲堂,既有政治理论解读,又有业务技能分享,3期示范活动带动各级党组织开展120余场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提升“政治三力”;针对青年干部群体,“青年训练营”开设新媒体编辑、AI高效办公等实用课程,80余部情景党课、微党课作品更是让理论学习变得鲜活有趣。

去年以来,石嘴山市直机关工委列席旁听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40余次,推动形成200余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不少建议直接转化为破解产业转型、民生保障难题的具体举措。
党建的生命力在于与业务深度融合。
在石嘴山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一线,200余个临时党支部、一线党小组、党员突击队等扎根项目建设现场,攻克技术难题,有力保障重点优势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里,300余个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群众办事满意度好评率达99.98%;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工作持续深化,村企联建、产销对接、联农带农等机制推动人才、技术、资金向基层下沉,党员干部带着惠民政策和技术指导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助企纾困、政策宣讲等活动。
据统计,至今石嘴山市直机关党组织已实施“党员项目任务书”等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项目169个,从产业升级到民生服务,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正驱动各领域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强基固本才能行稳致远。
石嘴山市直机关工委从规范“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入手,编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创建39个五星级党组织、29个“四强”党支部,让每个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在党员队伍建设中,不仅为90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还选树97名“四好”党员,举办新发展党员、发展对象等培训班10余期,结合重大节庆慰问党员200余人次,持续激发队伍活力。

与此同时,清风筑廉行动同步推进,每年对机关纪委书记、纪检干部进行业务培训、集中轮训,严格落实机关纪委监督执纪办法,“八小时以外”监督机制持续完善,11个市级廉政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的“警示课堂”,廉政知识线上竞答、廉洁家风故事分享会等300余场活动不断开展,为机关政治生态注入“廉洁因子”。
党建责任落得实不实,直接关系发展成效。
石嘴山市直机关工委通过严格落实“三级六岗”45条责任清单,督促各党组(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200余个,全面建立“月度提示、季度互检、半年盘点、年终述职”机制,工委班子成员分片指导68个直属党组织,实现党建工作全过程闭环管理。
出台《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班子组成人员出缺报备管理办法》,及时补齐配强党组织班子,结合人事变动联动调整党组织负责人100余人次。同时,大力实施党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采取业务辅导、现场教学等方式分层分类举办党组织书记、新任职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等专题培训,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机制让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如今,在石嘴山,从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到民生服务窗口,从产业转型攻坚一线到乡村振兴田间地头,“六项行动”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高质量党建正为这座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